转自:每日经济新闻
未来所有的基础设施都将是信息化的,这也让整个智能物流行业都处在风口中。
每经记者 李卓 实习记者 赵雯琪 实习编辑 王丽娜
一则传闻已久融资消息的落地,似乎为冬日里的资本市场送来了些许温暖和希望。
12 月 10 日,智慧物联网公司 G7 宣布已于 10 月完成新一轮由厚朴投资领投的 3.2 亿美元融资,G7 的现有股东普洛斯、中银投资、腾讯等继续追加投资,泰合资本担任此次交易的独家财务顾问。
值得注意的是,该融资创下了全球物联网领域融资金额的最高纪录。此外,就在一周前,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连续宣布投资两家智能物流相关公司,加大该领域布局力度。今年 4 月获得 19 亿美元融资的满帮集团,在车货匹配、车后服务等方面脚步亦显匆忙。经历快递公司集体上市之后,物流行业开始走向科技变革和精细化发展道路,新一代的物流技术公司似乎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年前,所有人都关注永辉被谁买了、银泰百货和谁签约这些每个人都接触的零售、电商、交付环节等领域,实际上无论电商还是零售,决定交付体验的是物流服务成本、效率,而决定物流服务的则是物流基础设施。未来所有的基础设施都将是信息化的,这也让整个智能物流行业都处在风口中。”G7 首席财务官张杰龙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他透露,公司的 IPO 计划已经提上日程,将来还有更大的融资信息宣布。
从服务供应商到资产服务平台
一条北京开往新疆的高速公路,因为靠近 G7 的办公地点,成为了这家智慧物联网公司的名字,G7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翟学魂向记者感慨,如果将公司目前的发展阶段类比高速公路,大概“刚开出内蒙”。
这家早期为物流车队提供管理软件的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服务供应商,正在从服务提供商向智能资产服务平台进行转型。“从去年开始,我们发现 G7 还能做更进一步的业务,就是连接这些工业设备并进行改造。”翟学魂表示。
同时他透露,未来 G7 希望成为一个智能资产服务平台,即通过物联网平台,为车队提供包括智能设备、金融、结算、安全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
在去年 12 月获得 7000 万美元战略融资后,G7 开始频繁出现在公众眼前,今年 4 月,G7 联合普洛斯、蔚来资本出资组建新技术公司,研发基于自动驾驶、新能源技术和物流大数据的全新一代智能重型卡车,探索创新物流资产服务模式;6 月,G7 发布智能挂车产品,实现了传统挂车资产的智能化升级,并与壹米滴答达成合作协议,为壹米滴答提供挂车租赁服务。这些似乎都为 G7 此轮融资的成功增加了砝码。
G7 方面表示,本轮融资的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投入,接下来公司的第一目标是继续做好现在的物联网平台,将车队管理平台发展为供应链装备管理平台;第二目标基于联网技术和自动驾驶,通过智能资产的建立提供服务行业的基础设施。
此外,海外市场也成为 G7 接下来将要开拓的市场。在本次融资的跟投方中,全球能源巨头道达尔集团旗下的投资部门道达尔风投引人关注。G7 总裁马喆人表示,国际市场甚至是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里,对效率和平台管理能力要求更高,此外,在 2B 服务领域中,海外市场有很好的收入增长机会,同样的服务在海外运行未来在财务上将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也将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拓展方向。
“2B 公司成熟时间较长,最大的难题就是长时间的赛跑和不断充电,队伍从成立到现在,不断遇到迭代的难题,但是正如在 G7 这条高速路上驾驶一样,面临一个个挑战的同时,也有醉人的风景。”翟学魂表示。
官方资料显示,G7 基于行业独有的人工智能与物联网(AIoT)技术平台,向大型物流企业和数以万计的货运车队提供车队管理综合解决方案,覆盖安全、结算、金融、智能装备等车队运营全流程。截至目前,G7 服务的客户超过 6 万家,连接车辆超过 80 万台。
智能物流大风将起?
今年“双 11”,当中国快递物流业进入一天 10 亿的新时代时,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当 10 亿包裹流转成为常态时,快递企业乃至整个物流行业都将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换道。
“浅层次信息化在过去十年将物流运营过程从‘搬一下,记一下’发展到标准化。”张杰龙表示,未来,这些物流运营的标准化将被固化在智能装备里,物流运营设备自己互相感知、交互将成为物流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
当装备可以远程管理时,他进一步解释,物流设备的所有权、运营权、使用权就可以分开了,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中小车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满足需求的智能资产服务产业成为物流行业现在最大的机会。
有机会的地方从来不缺少巨头的身影。12 月 4 日,蚂蚁金服领投公路货运科技创新公司中交兴路;12 月 3 日,蚂蚁金服联合大钲资本领投物流云 SaaS 平台凯京科技,融资规模达 10 亿元。除此之外,从自建“无人物流军团”到投资科大智能、智行者(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等科技公司,“重资产”的京东在智能物流的投入脚步也从未停歇。
马喆人表示,中国目前的干线货车数量超过 700 万台,每辆车每年消耗 80-100 万元,是一个数万亿级别的市场,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随着物联网技术普及,越来越多公司、巨头开始下手。
但是他也表示,整个智能物流行业都处在大风将起的阶段,而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越珍惜中立开放平台产生的长期伙伴价值,中立和不站队将成为物流基础设施平台重要的属性。
感谢您对G7易流的关注,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感谢您对G7的关注,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