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与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搜索

敲出的每一行代码,都在煤炭物流场景里找到了价值

2021.05.12 企业文化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坐落着一家三同圆集运站,这个用于传统煤矿进行公铁联运的转运站,每年承接的煤不尽其数。去年和G7合作智慧磅房后,实现了自动称重、自动结算、数据自动回传等多种数字化功能,过磅时间提升至10秒,效率提升18倍,吞吐量提升3倍。而这么大的一个转运站,目前算上厨师和行政等仅有20人便搞定了全部工作。

同样,包头市华电能源包头公司门口的停车场,曾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边是传统卡车司机日以继夜的排队等待卸货,一天最多拉一趟;一边是一个个集装箱被摆放的整整齐齐,由正面吊将干线车上的重箱卸下,放上轻箱后,干线车返程,一天拉3-4趟。负责现场的调度和电厂领导只需要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脑或手机,便可轻松掌握人、车、货和碳排放等情况。

这样的成果,与三同圆和包头华电积极拥抱数字化、用技术革新煤炭物流行业密切相关,而这一个个被技术改变的场景背后,也是G7研发人员对「扎进一线,在场景中寻找技术价值」的坚持。

世界上有两种研发,而何高认为自己是第二种。

与那些在技术领域钻研程度特别深,善于发现且创造出新技术物种的研发人员不同,何高更喜欢跑到每一个业务场景里,了解业务链条上每一环的客户需求,最终找到那个可以用技术改变的价值点。

  • 「每个研发都应该看到自己写的代码在实际场景里产生的价值」

  • 「技术应该要服务于全链条」

这是何高一直坚持的煤炭物流行业里技术应该有的样子,也是其在1个行业下的2种思考。


1秒抬杆的极致

「实际场景、全链条」这种字眼无不反映出煤炭物流行业数字化就是需要大家先扎进一线,体验完全真实的商业逻辑和业务场景,否则对于这样庞大且复杂的传统制造业来说,闷头于办公室里谈改变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刚接手智慧场站项目时,何高和团队对此毫无概念。于是,历时一个月的三同圆集运站之旅开始了,几个人一头扎进磅房里,研究并找到抬杆、过磅、司机操作等每个环节的业务逻辑和痛点。

也正是因为一次次的磨合和探讨,何高发现产业物联网其实就是大家老生常谈的「木桶理论」。往往成为限制发展的因素、决定最终结果走向的是最短的那块板子,系统开发的再快,设备不好也不行;设备没问题了,现场安装环境不合规也是空谈;哪怕处处已经做到极致,外界环境因素也有可能让事情功亏一篑……

所以如果想让自己在对手、客户面前脱颖而出,就要把产业全链条上的每一块板子做到极致。

何高说,当某天他们在现场看到一辆货车过磅抬杆只用了1秒时,眼眶湿润了。因为天知道这「1秒极致」的背后是设备灵敏识别、数据回传速度、司机熟练操作、当天外部环境等种种因素的绝妙配合。

而导致这些因素「刚刚好」的前提是何高和团队在现场为了保证设备正常使用和数据传输顺畅埋电线、网线无数次;设备测试数以千计,为的是让司机在开上磅房的瞬间可以立马读取到该车、货的信息;制定运营指标,将所有抬杆多于1秒的事件标为异常,为的是找到每一次造成异常的短板并进行解决;为了让每一位司机感受到数字化浪潮带来的便利,何高与团队深入司机群体进行培训…

由于在行业的首创性,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所有的标准都需要通过实践中无数次的试错和优化来确定,然而这个标准的「标准」是极致。

由于埋的太浅会被过往车辆压坏,研发团队在现场一次次安装网线

研发小姐姐坐在煤堆上一次次测试

全链条打通的创新

为了交付有「结果」的技术,在实际场景中发挥最大价值,技术更应该服务于「全链条」。这句话要从两方面去理解,关键在于对「全链条」的定义。

如果将其放在煤炭物流场景里,何高认为技术应该服务于业务场景的全链条,不能只打通一端。就像数字甩箱,这也是G7在煤炭物流行业的第一次全链条数字化创新实践,从电厂向煤矿端下需求开始、到司机煤厂装货、出厂过磅称重、干线运输、场站卸箱、短驳车进厂过磅、短驳卸货、出厂过磅、运费结算等一系列场景要全部端到端打通且环环相扣。

而「端到端打通」的前提是,找到每个作业场景中可以被数字化的契机,通过加装IoT设备让其变得「会说话」,例如载重设备让骨架车「会说话」,实时知晓此时货物的在途状态,RFID让集装箱「会说话」,随时管理好每一个集装箱的信息…设备实现了让大家「自说自话」,但如何让大家讨论起来并形成最终结论,还需要数据打通。将大家说的多种语言翻译成一种,并最终汇集成多个结论展现在一个平台上,便于领导管理,这就是数字化甩箱大屏,让电厂领导对整个煤炭运输过程全程可视、对每日的碳排放比例一目了然。

如果将其放在传统制造业的场景,何高认为研发和产品在设计之初就不能只作为煤炭行业的场景,而是成为一个中台,既有海纳百川的气势,通过实现叠加功能变得更丰满,同时又具备超强的可复制性,未来可以复用到钢铁、水泥、化工等多种行业,做到真正的产品化。

何高让我们看到了产业物联网的故事要通过每一次「扎进一线」、每一次「深入痛点」、每一次「找到解决方案」的方式讲述出来。这看似独立的每一步背后是对客户痛点的同理心、对行业难点的全场景洞察,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低成本高效率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这是投身传统行业数字化必须具备的能力,但也是G7物联网铺路人用十年练就的「一身本领」。

预约产品演示

感谢您对G7易流的关注,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姓名
性别
手机
公司名称
如果您有其他想了解的信息或者疑问,欢迎给我们留言(选填)
谢谢

感谢您对G7的关注,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